法商联动破僵局 一揽子调解化四案
2025-09-10 09:05:13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湖南法治报 | 编辑:王汝福 | 作者:谢梦甜 | 点击量:6206         

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谢梦甜)2025年8月的一天,在衡山法院的调解室内,气氛一度凝重。四家不同企业的代表与被告公司负责人相对而坐,账本摊开,数字清晰——2023年以来,因烟煤等货款多次催讨未果,四家企业先后将被告公司诉至法院,欠款总额高达数百万元。

“我们不是不愿付,实在是资金周转不过来,几个项目款迟迟未到……”被告公司负责人语气沉重。

一名原告代表回应:“我们体谅贵公司的难处,但几百万元不是小数目,我们也急需资金支付工资、采购原料。”

原来,被告公司因市场环境影响,资金链出现临时断裂,导致四笔货款逾期未付。四家原告企业虽理解其处境,但出于自身经营压力,最终选择诉讼维权。

衡山法院立案庭在接收四起案件后,迅速研判案情,发现被告均属同一企业,且系衡山县女企业家协会会员单位。为实现纠纷实质性化解,法院果断启动“法院+协会”诉调对接机制,邀请县女企业家协会调解员共同介入,开展协同调解。这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。

协会调解员凭借对企业经营的深刻理解,迅速厘清被告公司资金状况和还款能力,并分别与四家原告企业展开背靠背沟通,引导各方从现实回款可能性与长期合作价值等方面综合考量。

经过多轮协商,各方最终达成一致:四原告同意减免部分利息,被告公司承诺在年底前分期付清全部货款。法官当场对协议进行司法确认,赋予其强制执行力。

“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。”一位原告企业代表在签字后长舒一口气。被告公司负责人也表示:“感谢法院和协会帮我们争取到缓冲时间,我们一定按时履约。”

这起四案联调的成功,不仅彻底化解了数百万元债务纠纷,也为“法院+商会”调解机制写下了生动注脚。法院与商会协同发力,既守住了法律底线,也体现了商业温情。这种“定分止争、案结事了”的解纷思路,不仅是对多元解纷机制效能的深度挖掘,更为县域层面化解涉企系列纠纷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环境,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实践样本。

责编:王汝福

一审:曾金春

二审:伏志勇

三审:万朝晖

来源:湖南法治报

关于我们-商务合作-法律声明-联系我们
广告热线:0731-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:湘ICP备19000193号-3 版权所有: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《湖南法治报》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